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

“摩托車”終於正式駛入了google家門

貳樓,近期台北“早午餐”風潮領頭羊,也是種差異化
今天最大的消息應該就是google成為了一家“硬件”公司,也就是終於完成併購Motorola的所有程序,這輛“摩托車”終於入了google的家門。不管從市場競爭與企業經營層面,google都沒有理由“不”獨厚Motorola,尤其google是股票上市公司,大小股東們會放棄google股價漲幅直追Apple(股價)的夢想嗎?這樣一個期待必須來自新的成長動能,也就是google必須成為橫跨軟硬體的新霸主。現實就是:霸王床邊豈容他人酣睡?因此對其他Android陣營的手持裝置開發商來說,雖然不是現在,但總有一天要面對google球員兼裁判,甚至是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」的問題。

可以共苦不能同甘是人之常情。未來同一個Android版本,若Motorola整合應用得好,必定會被說暗助留一手;若整合得爛,又會被說同一家人卻沒糖吃。不管google如何保證不會有獨厚現象,但這已經不是“合約”問題,而是Samsung與htc等企業實際感受的問題,而這些大企業會等“發現”不公平競爭的那一天,才考慮分手嗎?當然是不會,誠如我上篇文章於google要併Motorola消息發布的那一天起,Android聯盟就已經開始崩裂了。但從google角度來看,這也是不得不的一著棋,首先是網路虛擬世界擴張到了一個界線,要找出新的成長動能不容易,必須思考進入實體世界的可能,而手持裝置如智慧手機是首選。再來隨著無線上網成為標準,移動式上網終端媒介,就像是商品通路渠道,佔了“供應商”生死的關鍵位置,例如Apple封殺Flash的事件,必定讓google心生警惕,因此必須擁有“自控“的網路服務體驗硬件,才能保證降低被封殺的風險。最後,google下一個發展重點:雲端產業,講究的就是天上雲與地上機的無縫整合,邁向Apple所謂的全程體驗負責的概念,若沒有自己的硬件,很難去指導與干涉其他開發商如何達成google的理想。從這三點來看,google推出自有手機是必然的策略。

這個影響最大的當然就是Samsung與htc,若htc想得更深遠一點,早應該聯合中國開發下一代的手持裝置作業系統,學西方一流企業玩“標準與規格”,不再花錢變身成西方標準去打西方市場,去跟西方原生企業競爭,甚至硬著頭皮去跟專利擁有者作戰,從最近的專利戰與卡關事件,我想王董事長應該有很深的感觸。

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

htc的下一步? 從王董事長的新書導讀來看

今早聽廣播介紹聯經出版的王雪紅新書,主持人談到:只要htc成為華人的iphone就必定不會輸,作者來賓則更強調,只要htc「華雲」完成就贏了。正面來看:這表示htc還有極大的發展潛能,但反面來看,htc在回不去美國之後,也只剩這條路。主持人與作者皆同意,這也是她在關鍵時刻沒有辦法再保持沉默的原因,因為一但兩岸關係生變,htc精心佈局的三足鼎立就會成泡影。當然,要立於不敗之境,還必須反求本身的產品力。
人對於定義生活的需求有賴科技達成

在後PC時代,看來大家從賈伯斯身上學到的真理就是:「賣出去的產品包含了全部的體驗」、「科技必定是用來服務人的。」了解人的需要,整合科技來滿足這些需求,並從「服務」中獲利,而不再只是賣規格與硬體,看得見的都會被比較、被淘汰,但貼心的服務永遠都會存在。華雲的大餅當然大家都在搶,但htc佔據了華人手持裝置第一品牌的關鍵位置,從雲端“落地”必定是需要這樣一個介面,而排除政治因素,從產業成熟度來看,華人世界要出現第二家htc的可能性不高,反觀,雲端則仍屬於初期發展,整合自有專屬的雲則非難事,何況王董事長已經佔了“內容”先機。

雖然從前述文章中對於htc與apple的比較,呈現出htc仍不夠貼近使用者觀點,但大戰略的方向是對的,落實到戰術層面,則需要更好的研究團隊,能真正以“人”為思考核心,走出與眾不同的道路。個人建議第一步就找出華人在生活、溝通、娛樂、傳遞、分享上的特有行為,定義這些亟待被滿足的需求,再精心以科技呈現出最簡單的方式滿足它,從核心建立出區隔差異化的可能。

綜觀目前風險最大的關鍵仍在於中國官方的立場,有沒有可能特許htc進入媒體禁地,還有待觀察,但可以想見的事htc必定會付出某種“自由”代價,讓中國官方安心,好事者必定會準備好髒水,但王董事長作為上萬個家庭的依靠,想必也有心理準備,只能說期待htc能真正帶領htc走出華人的第一品牌。

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

三星會成為新的資通霸主嗎?

三星的智慧電視搶在iTV之前發表,挾語音與體感控制及網路連接,打造新穎體驗,同時三星在iPhone5之前發表GALAXY III,而數據顯示三星已成為智慧手機銷量全球第一。豐功偉業呈在眼前,那三星會成為新的資通產品霸主嗎?從產品科技定位與創新能力上判斷,我認為三星要成為如蘋果般的創新火車頭,還有段距離。

福隆 夏夜晚風
回顧蘋果iPhone各代的設計,科技絕對是一個重要關鍵,但這個角色總是隱藏在“價值服務”的後面,也就是蘋果避免強調多了什麼功能或規格,而是把重點放在生活中可以扮演更多的角色,例如觸控:他不說我有觸控“功能”,而是用手指頭輕鬆點擊、拖曳、縮放、滑動,搞定手機裡所有大小功能,連接起新的生活快適感,符合蘋果輕鬆、自由、隨心所欲的品牌訴求,就像賈伯斯說的,複雜的極致就是簡單,從觸控開始,蘋果也確實做到這點。
而後,雙鏡頭是我觸動比較深的一次記憶。說實在,雙鏡頭並不是蘋果率先用在手機的設計,而是Nokia,但當時受到頻寬限制而使得影像電話使用困難,因此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“自拍”功能上。 而後iPhone推出說鏡頭時,想當然受到了嘲諷,但蘋果每一部的電視廣告,不管是訴求親子間面對面的情感交流,或是感動時刻的熱淚盈框,配合著當時建置完成的3G系統,流動在世界之間,尤其我第一次了解到,聾啞人士也有使用手機即時聯繫與傳遞情感的需要與權利,而蘋果想到這點並把它投射出一種人道關懷的價值,只看到廣告中雙方透過雙鏡頭以手語溝通,那種無聲勝有聲的訊息流動,彷彿訴說這隻手機具有的是“深層情感交流”功能,而不是雙鏡頭這科技規格。最後,當然是Siri語音助理,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想像空間與更寬闊的科技服務體驗。回溯語音功能發展,10年前即有語音辨識輸入軟體,IBM甚至一度當做重點發展對象,推出一個叫VIA VOICE的軟體,把說出口的話自動轉換成文字,記錄在軟體內。但有誰想到把科技功能轉變為科技服務?一個只能把問題寫下來,另一個卻可以告訴你答案,價值雲泥之別。光只是把簡訊唸出來或語音輸入簡訊,這個非常簡單的語音技術,卻從沒被其他手機大廠重視過,實在不可思議。除了開車、運動、低照度及其他不方便離開視線的族群外,當然,盲人也是最大的受益者。

三星新推出的商品多半還是強調具有的優勢功能,至於“它”在未來生活扮演的“角色”,提供無可取代的“價值”部分,則沒有明確的想法與理念。細觀三星Smart TV的廣告,仍脫離不了電視傳統的角色,看電視與被電視看,體感加上語音加上網路加上超高解析度等於智慧?這種沒有目的與理念加法式的匯流,或許也是一種創新,但缺少感動人心的力量,同時趨往膨脹與複雜的面向,掉入科技之功能越多越好的古老陷阱之中。GALAXY III除了語音助理、雙鏡頭之外,無線資料傳輸是其一大特色,但若將來“雲”花朵朵,這種封閉體系的分享傳輸功能,是不是一種優勢很難說。投資大師羅傑斯說:我沒看過跟隨而獲致成功的。到目前為止,三星的把戲7成都是學蘋果的,但底什麼是三星自己獨創的角色、原創的科技服務、無可取代的價值目前並沒有很顯著,這也是我認為三星離霸主之位還有段距離的主要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