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

UCD產品設計....Mp3觀察設計

什麼樣的MP3才是被需要的?
題目:
以觀察產品目標使用族群的方式來找出產品設計的方向,避免造成為設計師設計的迷思,行動觀察設計廣義來說也正是一種UCD ( User Central Design )。
執行地點:
青少年為主要消費者的西門町
執行時間:
週六下午1400至1800
執行方式:
混入目標群,參予式觀察
雙眼直接觀察→錄音筆記錄(現象紀錄)、離開後以紙筆紀錄(印象紀錄)

重點摘錄:
暑假、週六的午后,西門町可以說是青少年的天堂,流行、異色、反叛、自我的味道充斥著街弄小巷,從捷運站門口展開步行觀察。人潮雖然很多,但目擊使用者卻不是非常多。
案例1
現象:18-22歲女性,穿著一般,一個人正在逛服飾店,戴耳塞式耳機,mp3吊置於前胸。
印象側寫:年輕女性,喜愛聽自己的音樂,不愛受到外面商家吵雜的音樂干擾,獨自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,mp3對他來說是可以在一個人逛街時,繼續保持好心情的好方法。小小的掛在胸前,方便操作。
案例2
現象:15-18歲男性,垮褲嘻哈裝扮,在性病防治中心旁的階梯看人溜滑板,耳掛式中型耳機,mp3拿在手中。
印象側寫:血氣方剛的青少年,在這裡溜滑板當然要聽很hi的音樂,這樣才帶勁,手中的酷炫mp3當然是另一種次文化的同儕認同,拿在手中可以隨時選歌炫耀。
案例3
現象:60-65歲男性,鴨舌帽、墨鏡、粉色系襯衫長褲,在路邊椅子上東張西望,單耳掛耳機,mp3至於口袋。
印象側寫:老先來到西門町追尋失去的歲月,當自己的青春已逝,能在身上外加青春嗎?可以的,青春的衣服顏色、青春的流行配件、甚至青春的心,唯一不青春的只有自己。
縱觀:
1.獨自跟自己分享….音樂只能跟自己分享
2.環境決定…..使用的環境模式會決定外觀與操作
3.價值設定…..使用,是因為產品強調某一種價值

針對1進行提案:
音樂數位化,雖然把音樂的「體積」縮到了前所未有的小,使得真正成為「隨身聽」,但藉由此次的西門町mp3使用者側寫,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,成能達到以人為中心的產品價值。

喇叭與耳機彼此有一個重要的差別,就是喇叭通常是開放式的與大家分享,分享音樂也分享交談,同時聆聽音樂也保持交談。耳機則為封閉式的與自己分享,獨享自己世界的聲音,在戴上耳機聆聽時通常是不進行交談的。當然這兩種模式各有好壞,但此次於西門町的設計側寫卻發現在teenage之中,卻發現一個現象,在西門町出沒的青少年族群,於使用mp3方面出奇的少。在分析之後發現,此一時期的青少年在逛街時,通常為成群結伴,並邊逛邊聊天。若在此一前提之下,戴耳機聽音樂將不可能同時進行。

故提出可以兼顧外界聲音與音樂的聆聽工具,達到如同「一群朋友處在有開放式喇叭放音樂的室內,邊交談邊聽音樂」的聲音體驗。透過電子增益,可以隨心調整外界聲音與mp3音樂的大小聲比例。滿足邊和朋友逛街聊天,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兩種需求。

預期效益:
1.邊和朋友逛街邊聊天,還可以聽自己喜歡的音樂
2.聽音樂時,別人要跟你說話不用在把耳機拿掉或把音樂關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