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3月12日 星期日

駭客任務的Discovery再發現

駭客任務(matrix)共三集給我的印象還是那麼戰鬥、刺激與不捨。初見或許不是那麼深刻,但昨日在搭乘捷運時,一幅廣告的驚鴻一瞥,讓我對駭所闡釋的內容有了新的想法,彷彿開悟。在matrix中,常被重複闡述的一個觀念就是:凡事有開始必有結束,這與中國文化中所說的天下無不散之筵席,異曲同工。人知道這個道理,AI何嘗不知道,但如何解決呢?個人認為也許就在中國最古老的智慧之書“易經”之中,語偈:窮則變,變則通。人之所變,最根本的就是進化,透過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,將適合環境中的物種延續下去,但說到頭來就是人類基因上的“突變”,造成某一類型不那麼完全相同種系的人類誕生。

這些也許是環境或是莫名的因素造成的,也許是本身存在的變異性,其目的是在不斷的變動的環境中,求取“通”的可能。那日在捷運列車上看到一則廣告是:每一個人的基因中都有3-5個不穩定的份子,所以請支持罕見疾病的醫療政策....云云。一瞬間,了解到這些基因或許就是屬於深埋於變動中的一份子,在他們所有人之中來求取人類的未來之道,所以,幾千年來人類生存環境變異甚大,環境化學汙染、飲水加氟、輻射照射、食入中抗生素殘存等諸多變異引點,像類似電影X 戰警的變種人,在現實中應該也是存在的,但是否有這麼誇張則是見仁見智。

人類自有求變的機制與宿命,那由一條條固定方程式寫成的AI呢?如何達到“變”的可能,就成為相當困難的目標了,某一方面來說,是否要藉由不穩定的“破壞”來求取呢?這也是電影中“巫師”程式存在的目的,巫師程式的目的就是要召喚某人來當人類的“救世主”,來當擾亂現有機制運行的變動基因,在不斷的混亂變動之中,嘗試找出現行體制下變“通”的可能。電影中所說:之前的救世主已經失敗了三次,亦即在無數不可預測變動中的唯三次失敗,就像人類某些自然基因突變的不成功一樣。一如萬物主所說的:這是一件危險的遊戲,但對巫師而言,這是他的宿命(程式存在的目的),也是不得不然的做法。影片最終當Neo最終求出和平的方法後,何嘗不是為人與AI之間找到了“通”的可能,私自猜想,或許最終AI放棄奴役人類,人類為其重新開啟天空,人與AI合作重新發展歷史的另一頁。

外言:
透過此一理論,可以連接到企業的創新理論上,在破壞與創新之中,每個企業都需要少數的不安定基因,用不斷的“破壞”與“變異”來衝撞企業舊有模式,並從中找尋可能的創新,引領企業的再次成長,企圖逃脫“有開始必有結束”的宿命。當然必須再次承認“變種”是危險的,但在這個globelization的世代,物換星移也不過彈指間,有什麼比不變更危險的呢?

2006年2月3日 星期五

產品設計、企劃與行銷

東京有名,有趣的裝置藝術,風動還是心動?
我想以後走跨領域的設計師比較適合我吧,我一直這麼認為!在認知上,目前設計師對設計後階段(模具、製造)的整合比我厲害的千千萬,但好像還沒看到設計師對設計前階段整合很厲害的高手...有也不多,這表示還有機會!至於所謂的大師,或許會相當不以為然設計需要前階段這東西...因為他們的雙眼以及心靈就是最完美的前階段,可是個人認為台灣企業的體質真的適合大師來 Play嗎?或許應該有更多的討論才是。黑箱這種東西好壞常常兩極,對於團隊性以及公司的永續性發展並沒有太大幫助,以企業立場而言,可以知識化、傳承學習的觀念知識,才有其價值,就所以梵谷只有一人的原因。

要幫助公司建立知識財,就必須拋棄黑箱,擁抱明箱才是。最近看原研哉的“design of design”當中也提到相當的概念:當企業分割製造的部份後,將會專注在企畫、設計、行銷以及相關服務之上。若整合“紫牛”當中的觀念:好東西從一開始就是好東西,並不是廣告打下去
海鷗線車站都有代表傳統紋樣,文創知行合一
之後就會變成好東西。可以預知市場、企劃連結到設計的這一條線在以後會顯得越來越重要,而設計連結到模具與射出這一條線也非常重要,但現今台灣已經很厲害了,要比高山還高的代價恐怕不容易吧!換個焦點看看,台灣企業在邁向品牌、創新與服務的同時,需要的人才將會著重在前端價值的積極產出,而逐漸淡出在後端價值的消極保有。
第一條線將會成台灣企業的新一條黃金線,第二條線將會慢慢轉移到中國去繼續產生價值。
若對便利商店與其物流系統的發展稍有瞭解的人,應該對便利商店最厲害的武器POS系統有所聽聞吧!

7-11以POS系統創造每一家店面最高的獲利能力,這應該許多人都知道吧!所謂的POS系統,乃結合每一家店面的收銀機,在結帳時就會將售出物品之條碼資料送回區域物流配送中心,中心會根據該店的銷售情況,機動的調整每家店面店面鋪貨的狀態,將賣不好的縮減陳設,賣得好的增加陳設數量,每天、每星期、每月的改變全店面數千種商品販售狀況,換言之就是不斷調整每一家分店的“銷售能量”達到最佳化!故趨勢名人有云:不用費工夫去做什麼市場調查,每天到 7-11去轉一圈就知道現在流行什麼了,因為7-11的POS系統每分每秒都在做民調(廣義上的)。

在不久前商周還天下(忘了)有一篇報導,提及一家成衣銷售商成功的故事,洋洋灑灑,核心價值是,該成衣銷售也利用類似POS系統的概念,隨時掌握銷售狀況,同時將顧客的意見反應,與各樣式的的銷售情況及時的傳回其總部,讓設計部門工作隨時保持在最“鮮活”的情況。當初看了此篇報導,曾嘗試擬定出適合此種模式之設計,稱為動態設計模式(Dynamic Design Process),但越深入越無法理解,設計流程始終無法突破困境,時值今日,在廣泛了解設計與市場、行銷、企劃的關係之後,終於了解這樣的一個模式,光討論設計上的工作流程、模式與工具,基本上是無解的,必須把整條黃金線(市場-企劃-設計與行銷)納入討論才有可能。
依照前宏碁董事長施振榮的微笑曲線理論,台灣企業未來將逐漸朝高獲利的微笑兩端位移,其中核心價值包括:設計與服務等方面。若從設計中的產品設計觀點切入,可以發現目前台灣的產品設計工作流程,相當侷限在設計師本身的程度,設計師厲害就有好看的產品,設計師不厲害就有不怎麼好看的產品,並在職場定位上有相當程度限制在外觀的競艷,缺乏根本上創新的能量。在對照IDEO創新者的十個面貌之後,更幾乎看不出台灣目前工業設計師的創新面向為何!問題在哪?

to future or ??
個人相信其中一個很大的部份在於,過去台灣企業習慣於OEM、ODM,廠家在設計師黑箱黑箱一番後,設計稿拿在通路、貿易商、BUYER的手上,他們會告訴你,你的設計好不好,值不值得投入開發。廠家不用擔心設計師提出的是“錯的”設計!就算後來被消費者打槍,貨物已經出給銷售端,銷售端要負擔比較大的壓力。故廠家對設計師的要求也在於“類”美工的作業能量,即讓產品該不同、該美的地方都兼顧到即可,最好也把別家暢銷的東西RE一下,有錢大家賺最好。至於改成這樣所依據的,恐怕是只有設計師的那顆心而已。而或者台灣以中小型企業為大宗,產品設計產出,太依靠上層或老闆的眼光,設計人員常靠老闆的一張嘴做設計,但到底就算老闆天縱英明,眼光獨到,但這是企業的累積知識財的長遠之計嗎?相信不是。這也是台灣中小型企業壽命往往只有10-20年的原因之ㄧ吧,因為只有老闆或王牌業務的經驗知識,沒有公司的經驗知識,老闆或王牌倒了....公司就倒了。

或許個人的想法在台灣目前的產業環境中還太遙遠,但我仍堅持這樣的想法,就算是中小企業也應該有更高的自我期許,例如韓國三星集團,不也是從鄉下的小企業開始的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