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Google以及各種歐美第一流的企業,用很多奇怪的問題詢問他們的應徵者,像是要如何移開洛磯山脈、這個城市有幾座加油站、或者方圓一公里內有多少人等問題,問題有多怪就有多怪,甚至被認為故意刁難應徵者之類,但深入思考之下可以發現,所有的問題都有一個共通點,那就是
這些問題,用傳統記憶背誦的知識是完全無法應付的。
|
澎湖的風格民宿 |
嚴格來說,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一定規則可循的,所有的規則只是在最大可規範圍內整理純化出來的條陳,像是:紅燈停、綠燈行,但,誰能保證下一個路口沒人闖紅燈?學習與記憶既有知的知識,只是對這個世界最基本了解,想要真正掌握這個世界的運行,掌握現實中的混亂,想當然是不夠的,而現代企管教育常用的個案式討論也只有一個目的,不是記起個案的處理手法,也不是記起曾經犯過的錯誤,而是訓練那些未來的管理人才處理“真實”世界的邏輯思考,目的在於專業的思考,而不是專業的知識!如同大前研一先生說的:知識已經變得廉價,下一個世代需要的是思考力。其中差別就像是一個只能處理既有資料的程式,另一個程式卻能主動思考主動解決各種問題!
正確來說,有完整的思考力,就不會畏懼遇到任何困難,就算是面對現實世界的各種混亂、風險與危機,也可以透過思考力從中找到控制的方法,而能控制這些混亂,就能控制成功,進而掌握住成功。舉例來說:商周有一期是在講:台灣蘭花王國的凋零,文中對荷蘭本來不產蘭花,到變成歐陸的產蘭中心,平均產值是台灣的數倍云云,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個思考力、以及對混亂掌握的能力的對決,如何在原本沒有的地方植栽出新品種經濟作物,開始栽種後又如何以科技力量控制混亂而成功塑造新經濟模式,都是非常寶貴的一課!
|
風格塑造不退流行的價值 |
在未來,越能掌握沒有答案問題的人,將會是越重要的人。可以被標準化的“做”,將會成為最不值錢的能力。這樣的觀念轉化到設計的領域來談,以後能畫出不同外型,但無法掌握住背後市場企劃與開發策略的設計師,將會成為“設計勞工”!更深入來看,單純的將形式產生變化的工作,已經快要變成可以掌握的固定工作,真正動態的(Dynamic)部份以及產生價值的地方,會回歸到市場本身,如果設計無法跟市場產生獨特的對話價值,就會變成一個可選擇(Option)的部份,因為A造型與B造型在value上並沒有什麼差別,甚至C造型也很漂亮!當只是“不同”、“不一樣”變成唯一的價值的時候,也就是設計價值破滅的時候。
回歸思考設計的本質,設
計本來就是服務於人類的慾望,而不是企業的慾望,包浩斯與烏魯姆的社會傾向,真正精神也在於創造出低價而精緻的用品來服務大眾,降低成本讓企業擴大獲利只是存續的手段,滿足大眾對精緻生活的慾望才是真正設計的精神!但我們in house的設計師,常常在整個企業運作體系之中,不知不覺亦或無可奈何中變成服務於企業慾望的幫手,也造成我們對設計價值的迷失,失去讓顧客感動的力量,讓產品只剩漂亮、只剩便宜或只剩不同!
由此來看可以很清楚的明白,
設計必須回歸到市場之中,找回感動人的力量,這些有賴於對消費者更近一步的了解,但個人認為,其中,對自己企業的現況了解也是非常重要!我重新定義in house的設計是:對於市場需求,企業對此一訊息所能提出的解決方案。看到市場機會卻提出超過企業能力的設計也是惘然,這些議題讓設計的企畫部份更顯重要,藉由企畫階段,整合市場混亂與企業的能力,讓最接近市場的資訊連接到設計師手中,透過有計畫的策略擬定,找出企業能力範圍內的機會,藉由整個的企劃去釐清混亂,掌控風險,更近一步掌握成功!
推薦閱讀:數位時代 鼓勵所有瘋狂行為 在混亂中找創新...專訪德儀首席科學家 方進